2008年9月12日,陈海忠与罗道宝参加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的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赛区工作会议。今年浙江赛区有67所学校参赛,612个参赛队,其中专科类学校有32所,166个参赛队,盛况空前。我院共有7个队参赛。
2008年9月17-19日,根据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安排,省属职业院校实训基地2009建设项目预算审核答辩工作在杭州华辰国际饭店进行。我系陈海忠、杨一琼、李萍、朱易和马红庆等参加了18日上午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相关项目建设答辩工作。
人文素质教育中心隶属于学院经济与管理实训基地,下设4个分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职业咨询发展中心、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除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外,其余三个都是新建项目。
2008年9月19-22日,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行,我院有7个队(每队3人共21人)参加此项竞赛,这是继去年首次参赛后的又一次成功参赛。竞赛结果由徐瑶琴、毛茜茜、蒋赵娜组成的队荣获浙江赛区乙组省二等奖,由戴芬、杨冠军、周丽慧组成的队荣获浙江赛区乙组省三等奖,其余5个队获参赛奖。
2008年9月,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研室率先开设《高等数学竞赛基础》公共选修课,学生报名踊跃,最后根据高考数学成绩择优录取了260名学生。通过授课反映出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不仅到课率高,而且听课非常认真,这在公共选修课中是很少见的。
2008年9月27日下午,学院浙商文化研究所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院长李曙明,副院长周文跟、卢显林,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教师共2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陈海忠主持。李曙明院长讲了话,他认为研究所的成立将对我院以“浙商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研究所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建议,表示学院将大力支持研究所开展各项工作,要求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要求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学院“弘扬浙商文化,践行厚德崇商”这一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浙商文化研究所所长杨一琼向大家介绍了浙商文化研究所的章程、工作方案、工作计划等,使大家明晰了研究所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以及各自的工作职责等。杨老师还呼吁大家积极为研究所的工作献计献策,希望大家对研究所的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
会议还研究讨论了《浙商文化概论》课程的相关工作,落实了具体任务,确定该课程将于今年11月份以选修课的形式正式开课,让“浙商文化”真正走进课堂,这标志着“浙商文化”将正式纳入学院的教学体系。
2008年9月27日,为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思想教研室组织了应用工程系07级食品专业4个班学生150于人前行学院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基地――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
参观学生在公司接待室品尝了工厂生产的可乐和观看可口可乐公司介绍片后,通过公司讲解员的介绍,还参观了公司先进饮料灌装车间,了解了产品现代化生产流程,让学生们知晓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成为百年老店与公司奉行的质量方针“品质至上,顾客满意,质量在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是分不开的,从原材料的进厂、生产过程、产成品检验、售后服务到消费者回应,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和操作标准,也让参观学生明白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成就了公司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50%龙头老大的地位。
进工厂上课改变了传统思想道德课以老师说教为主上课形式,把课堂“搬到”工厂把课内实践性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克服了理论课教学呆板、枯燥、乏味的状况,调动了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杭州中萃公司秉承了可口可乐的传统:企业发展不忘回馈社会,一直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好评,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2008年9月28日,学院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交流会在会议中心举行。信息技术系、财务会计系、国际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应用工程系、人文旅游系、教务处、产学办相继在会上发言,党委书记童学敏作总结讲话。学院党政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教研室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创新机制、培育特色、提升质量”为主题,认真总结和客观分析了学院工学结合工作现状,并就如何大力推进学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院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