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文根调研思政理论课建设,并举行专题座谈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6-22浏览次数:8

 

613下午,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文根前往基础教学部进行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宣传部部长边一民参加了调研,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基础教学部主任陈海忠主持。

会上,周文根副书记听取了陈海忠对我院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情况的介绍后,思政教师结合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分别就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及激发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希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实施实践性多样性的教学环节。

陈海忠认为目前各级教育体系中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衔接不畅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做到以基本框架、精神为蓝本,将具体内容细化、深化、时代化,采取必要的灌输与引导相结合,将深奥的道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科学合理的形式让学生认清社会中存在的消极现象;陶晓瑛指出思政理论课要有成效,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自己要坚信理论,在课堂上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改变目前学生心目中轻视弱化思政理论课的倾向;陈新农认为要给学生一个空间,改变教学内容、方法上的诸多限制,以学生的诉求作为教学的逻辑切入点;君冀指出针对我院学生理论思维、抽象思维较弱的实际,应多采用案例教学、互动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理论、认同理论。边一民认为思政理论课改革内容的改革是重点、形式的突破是关键,应明晰学生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与现实需要,以此为基础设置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主题,做到合理取舍、有的放矢,注重挖掘现有校内外各种资源,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和建议后,周文根副书记肯定了大家的意见,并对积极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方面的探索与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学院2009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应成为同学们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周副书记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主阵地。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多种矛盾突显,多元文化交织,大学生行为选择日趋多样化,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重要而紧迫。

二要正确评价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因此,必须正视目前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不重视、不感兴趣,积极性、主动不高的现实,做足、做实、做透育人工作。加大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清醒认识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手段,重在提高教学效果,将深奥的道理浅析化表述,突出转变学生思想观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趋势的现状。

三要科学把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建立统一的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在线测试、师生论坛于一体的两课在线教学网;改革考核内容与方式,将学生的思想认识、思想觉悟纳入考核的重要依据,改变单纯知识考核的弊端。通过在线测试系统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开放性的案例分析、实践探究等形式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技能方面的考查;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探索模块化教学改革,重新建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做到资源共享;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做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生动化、通俗化、浅析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授教学内容。尝试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教学资源,以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点,融合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润无细无声地做好知识体系转化,将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

此次调研进一步认清了当前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性,明确了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对改进和提高下一阶段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加快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