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实践课教育教学,交流各校实践教学经验,5月26日,由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全省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召开。省教育厅宣教处处长薛晓飞,全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廖日文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马建青教授,浙江大学思政部“基础”教研室主任王东莉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全省高校的100余名代表与会。我院思政教师王蓓、陶晓瑛与王兆婷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交流了经验。
会议以专题报告、大会交流、论文发言等方式围绕“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省教育厅宣教处薛晓飞处长强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他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连的课程,尤其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研究会廖日文会长作了《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的主题报告。浙大马建青教授更是结合省新世纪教改课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状况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成果。此外,浙大的王东莉教授、杭电的郝丽萍教授等10位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家交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共同反响。
交流会上,王蓓老师《引领学生“从做中学”提高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论文发言,向与会领导和老师们介绍了我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思路。同时,我院三位思政教师的论文获得了研究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这对促进我院“基础”课程建设、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研讨会气氛热烈、成果丰富、好评如潮,取得了圆满成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纷纷表示,这种走出校门多方交流沟通的方式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大家进行教学研讨、科研创新、教育改革的信心和力量,也进一步推动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