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吸收外校思政课教师的先进经验,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思政教研室教师于10月23日赴浙江理工大学参加学习观摩与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主要听取了浙江理工大学郑显理老师,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要以为政治理论课是庸常而刻板的,然而在理工大学,郑显理老师的课是公认“全校最难选的课程”之一:学生选课人数与课堂人数规模一直超过4:1,连外专业、外校的学生都过来蹭课。他还拥有一些学生粉丝,直到现在,毕业几年后的学生都会发短信来要求再次听他的课程。因其讲课的吸引力,郑老师被誉为“高校明星”。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会受到大学生如此强烈追捧的?这回我们思政理论课教师亲身感受了一番。23日下午1点,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浙江理工大学2号北楼415(大教室),120个座位的教室已经坐满学生,特别是前排一些“黄金座位”都挤满。郑显理老师早早站在讲台边,他说这样能多了解学生。
郑老师讲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周国内外时政要闻评述、课本理论解读、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剖析与人生建议、典型视频材料的分析与讨论。他常会用鲜活的例子来解说理论知识,比如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时,郑老师首先从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的一段话入手,从宏观角度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在讲统一战线时,他从广度、可靠度、效度三个方面,又引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团队的成功来阐述统一战线的广度和重要性。
一堂课听下来,我们发现郑显理老师总能站在思想者的角度,把理论知识上升到人生智慧,让学生认识到知识能让人终身受益。郑老师的思政理论课之所以受欢迎,这与他长期潜心教学、创新施教密不可分。无论什么课,他都会做充分准备,讲解时深入浅出,以生动的事例,从历史、现实与对大学生的思想启迪三个维度来解读枯燥的理论。
总之,本次校际教学交流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对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教研改革开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模式。带动性强,示范作用好。
